找到相关内容45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四阿含经之研究(1)

    色受想行识”的“五蕴”论。究竟于人生,清净无染的舍爱而去,以入小乘果位者,则有“苦集灭道”的“四谛”论,四谛论者,是佛教的人生哲学也。  “认识”或曰“知识”的起源,其对象、其历程、其方法与是否正确,更...从他闻,二者内自思惟,是谓二因二缘而生正见。尊者舍利弗闻已叹曰:善哉善哉,贤者拘絺罗。”(中:卷五八)  由上所说,可知“知”、“识”、“智慧”三者是有区别,但又是会合的。“知”者是知于“苦集灭道”...

    程文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0855312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禅说

    里面,再去体现,那又是怎么一会事呢?  四、 空中无色  是故空中无色.无受想行识.无眼耳鼻舌身意.无色声香味触法.无眼界.乃至无意识界.无无明.亦无无明尽.乃至无老死.亦无老死尽.无苦集灭道.无智亦无...不需要破斥的过程,说明的过程。他本来就没有,当你已经是本来就没有的时候,这些就不需要去对治,也不需要去修炼,不需要去说明。因为你已经没有了这些东西存在。  “无苦集灭道”,这是四谛,小乘、声闻修的四谛。 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466017.html
  • 论师的佛陀观(三)

    如实知苦集灭道四圣?!--emo&B)-->,疗众生病”(《杂阿含》,大正2.105上--中)。如此,说明了佛陀出世说法,都是为了饶益众生,对众生都有大利益。  有部认为佛陀说法非皆如义,因为...无数眷属来礼佛陀,听佛说法。尔时“佛以圣语说四谛法苦集灭道,二天王解得道,二天王不解。佛更为二天王以驮婆罗语说法……是二天王一解一不解。佛复作弥梨车语……四天王尽解”(大正23.193上)。  注33:...

    释悟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3444468.html
  • 原始佛教与大乘信仰的差异

    原始佛教中虽曾提及三世(过去、现在、未来)佛,却未曾提到十方诸佛,亦无恒沙诸佛。 正法 1 法:四圣谛(苦集灭道) 2 道:八正道(含 37 道品)3 不待时节(不受时限) ...,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(心经)。 原始佛教的空三昧:非我、非我所,无相三昧:于一切相不念,无所有三昧:度一切识入处,均依于第四禅定而说,并非一般人士依于世智辩聪所做的逻辑推理,或清谈玄异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047513.html
  • 《中论》诸品大意

    苦集灭道四谛法的真实性问题上探讨和阐述诸法性空的思想理论。一般来说教内外对于佛说的苦集灭道这四种法都认为实有之法,众生之生死流转与清净解脱皆是因对四谛法的认识和修行而成立,所以外人依四谛法的真实性而建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4154678.html
  • 般若繁兴大用“空不空”论觉性教育

    木,高低大小,各各不一,如雨润大地,长养不齐,是以般若共不共亦复如是。故般若有二种说:一共,二不共。所言共者,谓三乘圣人:声闻(依苦集灭道),缘觉(依十二因缘)、菩萨(依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六度),在等次中各依品位以修以证;如“以苦集灭道为此岸,道谛为舟航,灭谛为彼岸,是声闻智慧到彼岸”。(因声闻知苦断集慕灭修道,是其所修所证之过程。)“以十二因缘,三世流办循环无尽为此岸。观智为舟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70356451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中观思想

      五、《中论》的实践观点   虚大师认为要欲彻底明了因缘法,则必须通达《中论》的八不缘起义。若能彻悟因缘法,即是成佛。换言之,见因缘法即是见法身佛。《中论》云:“若见因缘法,则为能见佛,见苦集灭道。”以因缘法,是佛的智慧。佛陀的智慧,即是佛宝。因缘法具体说明世出世间因果,见因缘法,即见苦集灭道,即是法宝。依此而修行者,即是僧宝。由此成就三宝功德,咸以见因缘法而得之。   善见因缘法,必见空性。 ...

    方 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3256531.html
  • 初期佛教的禅观与念佛

    总结出苦集灭道四谛:   “尔时菩萨既知无明因行,行因识,识因名色,名色因六处,六处因触,触因受,受因爱,爱因取,取因有,有因生,生因老死。忧悲苦恼,相因而生。……如是应知,此是苦,此是集,此是苦集灭,此时苦集灭道。”[12]   并称释迦牟尼终於在后半夜明星升起的时候,觉悟成佛。“觉悟”,梵语作“菩提&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5760881.html
  • 佛法与外道之差别及佛法之根据

    因唯感人天。乃至清净胜果唯清净胜道始可得之,所谓听闻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随法行、五根、五力、觉支、道支、六度、四摄等是也。苦集灭道,流转还灭,招感引发,决定决定。是之谓缘生决定义。如上所明,诸法体空,其...义故,诸法空理固可名如,因果定义亦名为如,此苦集灭道所以名四谛,又名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也。问者曰,道譬如道,示所行也。有为可名道无为亦名道耶?曰,无为本无体,即于有为以显体。以是义故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1164684.html
  • 世间思惟

    非正向涅槃。当思惟四圣谛,何等为四?苦圣谛、苦集圣谛、苦灭圣谛、苦灭道迹圣谛。”  有问,什么叫做苦集灭道思惟?  苦集灭道思惟就是解释宇宙人生真相的思惟,此思惟法不但能解释物种原始、人类原始、物质...

    释从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5267819.html